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劳动标准管理
|
1.1疑难问题解决
|
1.1.1能对劳动标准实施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1.2能分析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及其调整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
1.1.1 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内容和分类
1.1.2核心劳工标准的,,,,
1.1.3中国实施核心劳工标准情况
|
1.2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完善
|
1.2.1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对劳动标准实施的影响,提出防范发生重大问题的方案
1.2.2能根据国家、地方、行业劳动标准的调整,提出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修改方案
|
1.2.1 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
1.2.2行业地方级劳动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1.2.3企业必须修改和调整劳动标准的情形
|
2.劳动合同管理
|
2.1 劳动合同的订立
|
2.1.1能规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避免用工风险,保证合法用工
2.1.2能依法合理选择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期限
2.1.3能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审查修订劳动合同、专项协议和劳务派遣协议,并保障合同协议文本合法有效
|
2.1.1不同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期限形式的特点及效果
2.1.2用工的风险点和控制方法
|
2.2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
2.2.1能评估关键岗位劳动合同履行中的潜在风险,提出解决预案
2.2.2能指导在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等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变更工作
|
2.2.1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策略
2.2.2反不正当竞争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策略
2.2.3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2.2.4企业文化的内涵
|
2.3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
2.3.1能提出应对企业战略转变和经营困难的用工调整方案
2.3.2能审核经济性裁员方案,并与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和协商
2.3.3能协调解决违法或违约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问题
2.3.4能分析单位内外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例,指导单位及时修订、完善有关规整制度,有效预防劳动争议
2.3.5能对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法律及实务培训、指导
|
2.3.1企业裁员对象的选择
2.3.2企业裁员的程序
2.3.3企业裁员幸存者管理
2.3.4企业裁员的效果评价
|
3.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
3.1集体协商的组织开展
|
3.1.1能够在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1.2能够组织拟定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方案
3.1.3能够主持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代表和首席代表的推选确定工作
3.1.4能够在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中充分履行代表职责
|
3.1.1集体协商评估的意义、原则、内容、主体和方法
3.1.2集体协商改进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3.1.3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准备
3.1.4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组织开展
3.1.5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
3.2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
3.2.1能够起草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
3.2.2能够整理汇报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过程和集体合同草案并接受质询
3.2.3能够检视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与本单位集体合同的匹配程度并按需进行整改
|
3.2.1多雇主集体合同签订的流程设计
3.2.2多雇主集体合同签订的过程控制
3.2.3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3.2.4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
4.劳动规章制度管理
|
4.1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
|
4.1.1能够设计符合用人单位特点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
4.1.2能够指导用人单位的有关部门起草劳动规章制度
4.1.3能够审核劳动规章制度草案,保证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4.1.1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体系
4.1.2劳动规章制度合理性审核方法
|
4.2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
|
4.2.1能够协调处理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劳资双方的分歧
4.2.2能够评估劳动规章制度体系运行状况,并提出调整方案
|
4.2.1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评估原则和方法
4.2.2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规章制度的形式和内容
|
5.企业民主管理
|
5.1劳企协商管理
|
5.1.1能拟订用人单位劳企协商制度
5.1.2能评估用人单位劳企协商制度运行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
5.1.1劳动关系氛围的概念
5.1.2劳动关系氛围的维度与测量
5.1.3构建劳动关系氛围的理论基础
5.1.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氛围的管理策略
|
5.2职工(代表)大会管理
|
5.2.1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和法律要求,提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方案
5.2.2能够检查和评估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
5.2.1职工代表大会独特的优势
5.2.1新型民主参与制度的种类
|
5.3厂务公开管理
|
5.3.1能够制定厂务公开实施意见
5.3.2能参与审议厂务公开重大事项
5.3.3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厂务公开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
5.3.1厂务公开评议和监督程序
5.3.2各种员工民主参与形式所对应的员工权利
|
5.4职工董事监事管理
|
5.4.1能拟订用人单位的职工董事监事管理制度
5.4.2能对用人单位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进行评估
|
5.4.1职工董事监事的工作程序
5.4.2民主管理体系评估的常用方法和实施方式
5.4.3民主管理体系评估的内容
|
6.劳动争议处理
|
6.1劳动争议的预防
|
6.1.1能分析用人单位、行业和地区的劳动争议特点、趋势,建立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
6.1.2能处理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事件
6.1.3能在当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就劳动关系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
6.1.1劳动争议预防机制设计原则
6.1.2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6.1.3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的议事规则
|
6.2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
|
6.2.1能制定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协商工作制度
6.2.2能制定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
|
6.2.1劳动争议处理方式选择策略
6.2.2劳动争议协商工作规则
6.2.3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
|
6.3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
|
6.3.1能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制定劳动关系管理改进方案
6.3.2能根据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制定劳动关系管理改进方案
|
6.3.1仲裁建议书的效力和作用
6.3.2司法建议书的效力和作用
|
6.4冲突管理制度建设
|
6.4.1能对企业冲突管理系统进行制度设计
6.4.2能对企业冲突管理系统进行程序设计
6.4.3能设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6.4.1冲突管理的模型
6.4.2工作场所冲突管理系统的发展演变
6.4.3冲突管理系统的制度设计和程序设计
6.4.4冲突管理系统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