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仓位分配及管理
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股市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市场龙头以连板方式完成主升。比如中通客车、三羊马、大港股份等。释放历史天量后一鼓作气完成主升霸气侧漏。现在以小平台突破为构架进行趋势加速。比如上海电影、中国科传、剑桥科技等趋势加速实现翻倍行情。
之前精锐资金喜欢小票,流通值破百亿的直接过滤掉,最近流行大而美,趋势龙头基本都是百亿起步,甚至千亿流通大票也可以轻松涨停。
之前市场精锐资金不待见六字头,市场龙头基本都是00开头。现在市场趋势龙头基本都是6字头。比如601595、601858、603083。
之前市场龙头多数是游资主导,主升来也匆匆去匆匆,现在趋势龙头多数是机构主导,拉出三四个板后进行强势横盘,然后平台突破再起几波。比如咱们四月操作的中国科传就是最好的案例。
之前市场几乎都是一条主线嗨翻全场。比如碳中和、医药、绿电、汽车。龙头选择非常简单。聚焦绝对主线,只要把仓位推给市场主线龙头即可。现在流行板块内部轮动,如果满仓单吊一只,很可能错过真正的趋势龙头。所以全面注册制下仓位分配和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闭门造车墨守成规必然被市场淘汰,只有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才能笑傲江湖。
看到有些小伙伴们仓位分配和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今天特意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大家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多数人仓位分配存在两个极端。一个喜欢满仓单吊一只,另一个喜欢开超市。
单吊一只需要承受极大的心里压力。一方面需要具备深刻理解市场的能力,包括情绪周期、板块强度、个股江湖地位。如果这些能力不够,很容易追涨杀跌进行高频交易。另一方面要具备强大的纠错能力。多数人选择对了可以谈笑风生游刃有余,一旦选择错误不会纠错,就会错过更大的机会。
开超市的心里是不自信的表现。表面上是想通过平摊的方式降低风险。但实际上多数情况龙头仓位赚的根本不够几个杂毛亏的。忙来忙去不过给券商打工。
开超市心里其实是对自身的不负责。如果龙头上都赚不到米,奢望在杂毛上翻身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使偶然在杂毛上赚个蝇头小利,当还来不及开心的时候就会大面积吐血。
这是天道,根本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也不会因你的不理解、不接受而发生任何改变。就如有人不理解为啥日出东方日落西方一样,即使万般不解也不会发生改变。
我感觉对于多数人来说布局两只股票足以。可以根据最强板块布局新龙头和老龙头。如果最强板块新龙头没有机会,可直接布局老龙头。比如这周长江传媒一字加速不给机会,但是布局中国科传、上海电影、南方传媒都可以轻松躺赢。另一方面可以对次强板块龙头进行布局。比如有些小伙伴利用平台突破的手段在小商城、焦点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切记不能分仓太多只,龙头必须重仓才能实现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但重仓是判断正确后顺踢加出来的。
就比如咱们四月操作的中国科传。当市场认可咱们判断的情况,就要敢于顺踢加仓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市场带给的各种压力。如果直接选择重仓不动,很容易被洗。关键是一旦被洗就很难如我一样敢于回手掏。
如果市场气氛允许,最好的状态就是布局两只板块龙头,另外留三层仓位准备顺踢。然后进行去弱加强的操作。把预留仓位顺踢给最强的板块龙头,相对弱的个股择机出局,并且当天不要进行无计划交易。出来的仓位直接留给新的机会。
只有分批进出滚动操作,才可能顺境不飘,逆境不慌。就比如驾驭中国科传主升的时候,顺境的时候咱们没飘过,时刻保持警惕,该进的时候进,该出的时候出。再如节前上海电影挨了一个地板,咱也没慌过,顺踢之后大面变成大肉。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严格的仓位分配和管理能力,即使做同样的股票,结果也是天壤之别。
其实我分享的除了选股技巧之外,更多的是对风控、节奏、仓位的把握。有心的小伙伴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仓位分配和管理是否有精进的地方。尤其是体量过小的资金更要注意,只有具备大资金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在我眼里仓位管理重于择机择股。值得推上重仓或者满仓的日子一个月也没有几天,但就是那关键的几天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技能培训中心热点关注